(资料图)
简介 | 细分龙头出手
编辑 | KUROKO
6 月 26 日彭博社消息,有 知情人士透露,德国化工和制药巨头默克公司 ( 以下简称 “德国默克” ) 传闻许久的颜料业务出售案已来到最终阶段,中国本土最大的珠光颜料供应商环球新材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环球新材”) 一直在讨论潜在收购的融资方案, 将以 10 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 78.86 亿元)的金额收购该部门。 值得注意的是,6月23日,环球新材曾在港交所短暂停牌,并在两小时内发布公告透露内幕并复牌,公告透露:“环球新材正在与独立第三方讨论可能的业务收购,倘成功完成,有关业务有可能为集团现有业务的一个重大拓展”,从侧面佐证了知情人士透露的竞购事宜。
知情人士同时表示,谈判双方虽仍在推进谈判事宜,但也有其他竞购者表达了对默克公司颜料业务的兴趣,不确定是否会达成协议,这与公告中“讨论可能会亦可能不会成功”的说辞相符。 截至完稿时间,环球新材并非发布新公告进一步公告,收购成功与否还留有悬念,但倘若成功收购,环球新材将成就国内最大的原料收购案。 01 . 领军国内细分市场 收购事宜或推动走向国际 环球 新材选择竞购德国默克颜料业务,并不令人意外。 环球新材成立于2018年6月8日,主营珠光、合成云母等高端材料,是中国本土最大的珠光原料供应商,由于珠光颜料被广泛添加于口红、眼影、粉底、眼线液、眉笔、指甲油、发乳等众多产品中,环球新材在中国化妆品行业的原料端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由于掌握了全球领先的合成云母、珠光材料、新能源材料的关键核心技术,环球新材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工信部工业强基工程关键基础新材料-人工合成云母项目的承担单位,入选广西“专精特新企业”,不仅在化妆品行业有着极大体量,在更多品类市场都有着不俗表现,可以说,在珠光材料这一细分领域,环球新材行业龙头的地位当之无愧。
从市场业绩来看,财报显示,2019年至2021年三年间,环球新材复合增长率为15%,净利润逐年增长,即便是在原材料价格上涨和疫情影响加深的情况下,仍然维续较强的盈利能力;
从收入结构来看,得益于强大的研发能力,环球新材来自合成云母基珠光颜料的销售占比逐年提升,整体向高附加值的产品结构倾斜,在汽车、化妆品等高端市场中应用比例逐年增加,这赋予了环球新材产品更高的产品溢价,使其毛利率始终处于高水平。以2022年上半年数据为例,环球新材毛利率高达51.20%,领先于行业。
可观的发展前景,赋予了环球新材更大的野心。
2023年1月,环球新材就以总价约4.7亿元人民币收购在韩国KOSDAQ上市公司CQV股份,直接及间接持有CQV已发行股份的42.45%,成为CQV的单一最大股东,通过国际并购进一步加快自身的发展。
在此前提下,环球新材选择收购德国默克兜售5年之久的颜料业务,将进一步推动自身向国际舞台进发,拥有更大的市场话语权。
02 . 竞购激烈 成功与否悬而未决 虽然德国默克已兜售旗下颜料业务 5 年之久,似乎急于摆脱这部分业务但无人“接盘”,但其出售初衷在于自身业务调整,且一度受到疫情影响,经历一次计划流 产,两次重启,严重拉长了出售时间。 事实上,颜料业务仅占德国默克高性能材料部门的一小部分,而高性能材料部门是默克三大业务支柱中最小的部门,其销售额落后于医疗保健部门和生命科学部门,早在2019年,德国默克就已决定将自身业务更聚焦于显示器、半导体材料、生命科学和制药活动等领域,出售业务占比极小的颜料业务,能够为其目标领域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而德国默克旗下的颜料业务部门成立至今已有近65年的历史,在此期间,该部门产品被广泛应用于从汽车油漆到口红再到包装涂料的各类商品中,在全球消费市场上游有着极强的影响力,对于涉及这一领域并将其作为主要发展方向的企业而言,收购德国默克旗下颜料业务部门无疑能够有效推动企业增长及长久发展。
据路透社2022年消息,有知情人士曾透露,意向竞标者特种化学品集团Altana 已凭借其Eckart部门成为特殊和效果颜料的领先生产商,倘若能够收购默克公司的颜料部门,将一举推动该领域业务翻倍增长,收购德国默克颜料业务的意义可见一斑。
在此前提下,环球新材“可能会亦可能不会成功”的说辞背后,透露出了竞争的激烈性。
虽然根据透露消息,环球新材是三份最终报价中报价最高的企业,但有业内人士分析,收购默克子公司的交易将考验欧洲企业和政府接受中国企业收购的意愿,作为德国默克最大颜料生产设施所在地,默克的根斯海姆工厂拥有约750名员工,而德国企业及其工会对任何可能危及就业或当地生产的举措都特别敏感,这或将对环球新材的收购事宜产生重大影响。
东耳观点:无论成功与否,环球新材收购德国默克颜料部门一案都让我们再度看到中国细分产业力量的崛起,从胶原蛋白到透明质酸再到珠光颜料,原料创新正推动中国化妆品实现产业化赶超。
...
关键词: